2011年1月22日 星期六

Something borrowed, something “green”


刊於明報周刊MPW2202期 22.01.11

由去年底到今年頭,微薇已經收到三個「紅色炸彈」,當中一個設有無翅菜單。香港主流婚宴還是認為「有翅」才叫體面,不管它營養價值不高,本身也沒有甚麼味道。可幸不少年輕人已開始響應無翅宴,前不久更提議「魚翅婚宴,人情七折」,雖然只是玩票性質,但是能夠引起關注也是好事。不過,環保婚禮又豈止於魚翅?

有調查指香港每對新人平均為婚禮花上24萬,微薇只覺得勞民傷財。最諷刺的是,如此奢華的消費,換來的郤是千篇一律的塑膠佈置、新娘倒模般的濃妝(很多更是面目全非!)、塞入床底的油畫婚照、大部份留在桌上包裝還未拆的回禮小禮物等!婚禮大同小異,所謂給你一個難忘的婚禮,只不過是商人一貫的甜言蜜語,要的是你show him the money!

都市生活要消費在所難免,但是如果理智一點,由請帖、場地、佈置、禮服、攝影、回禮等每一環都可減少浪費,做到真正的環保婚禮。微薇第一次參加綠色婚禮是在愛爾蘭,新娘Triona是在英國認識的同學,婚禮場所就設在她家的有機農莊。佈置極之簡潔,所用的鮮花全是農莊所種的,以白色和綠色為主調。請帖是新娘子用舊書刊雜誌打成漿所製的再造紙,並夾上乾花,天然別致。婚紗是新娘母親的vintage dress,頭紗則向朋友借來;沒有花球,只手執一束Bells of Ireland配小白花,簡單郤優雅;由於她是素食主義者,款客的都是取自農場的蔬果。雖然婚禮一切從簡,但是豐富的郤是音樂與歡笑。這是微薇參加過最refreshing的一個婚禮!Triona告訴我,愛爾蘭年輕人一般的婚禮跟香港的舖張奢華不相伯仲,但是她討厭浪費,因此誓要搞一個綠色婚禮。


香港沒有愛爾蘭大片的田野,但是戶外婚禮還是可行!康文署轄下一些有青草地的公園已經開放給新人舉行婚禮。戶外婚禮可減少耗電,佈置也相對簡單。微薇也看不過眼亳無品味可言的噴畫海報、寫著誰與誰聯婚的發泡膠板,這真是最荒謬的佈置,難道到場的嘉賓都不知道新人是誰?真要做的話,打燈或投影片不是更環保,也更能發揮創意嗎?還有最最無聊的新人進場儀式──時興的煙花串或假爆竹,歷時僅十秒且無人留意,價格不菲又製造廢物,完全是浪費行為。

請帖方面,不少年輕人已開始用電郵取代實物,有人反對認為電郵毫無誠意,但熟口熟面的印刷又真的代表禮貌周周?如果新人用心自製電郵邀請卡或甚至整個網頁,所花的心血不是更多?或者家中有老一輩堅持請帖,那起碼可減掉友儕間的邀請卡!

婚紗攝影似乎是現代人不能割捨的一環,微薇認為若真要印製結婚相簿或油畫相,可以限制數量,否則也只會在床底封塵!其餘的可於電腦儲存,婚禮當日可用電子相架展示或投影播放。



既然大部份新人都用上一年時間籌備婚禮,要為婚宴加上綠色元素並非難事。新人不是都希望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婚禮嗎?微薇相信綠色婚禮肯定比傳統婚禮更能令來賓印象深刻,能夠為地球出一分力,婚禮也別具意義。還記得Triona稍微修改英文諺語,向我笑說現代婚禮應該是「Something old, something new, something borrowed, something “green”!」

更多建議可參考http://www.greenwedding.hk/

2011年1月16日 星期日

石屎中的森林

刊於明報周刊MPW2201期 15.01.11



多得各環保團體的努力,「氣候變化」一詞深入民間,可惜因為概念廣泛,而且很多時候陳義過高,令人覺得難以觸摸。微薇認為無需故作高深,簡單如友人Margaret 於天台種植,已經是對抗氣候變化的個人行動。由個人的天台放大到社會,外國已經有人看到天台可持續發展的潛力。

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一個廢置的Bagel麵包廠,其五百多平方米的天台搖身一變,成為有機農場。負責人希望以持續發展模式去經營生意,提供新鮮本地的有機食品給社區。每天的收成則以單車送運或讓居民上門購買。計劃空前成功,負責人已經雄心勃勃找其他空置天台擴充計劃!



由天台種植延伸,有專家更提出劃時代的城市垂直耕種(vertical farming)!垂直耕種的概念來自哥倫比亞大學教授Dickson D. Despommier,簡而言之便是將大規模農業生產搬進城市的大廈內,採用溫室技術和水耕法(hydroponic farming),讓農作物不需要土壤,只需要水分、養分和陽光生長。如果按傳統種植方法,預計到2050年,要餵飽全球人口,人類需要一個巴西般大的農地!垂直耕種有望解決此一難題,而且因為建於城市中,它不受極端天氣影響,可以提供都市人新鮮即時的蔬果,而且還減少食物運輸和冷凍過程所消耗的能源。不過,垂直耕種還在紙上談兵的階段,由於垂直農場比傳統農場受到更少陽光的照射,因此需要更多的人工照明及熱能,技術問題仍有待解決!


微薇深信科技加上創意是未來永續發展的出路,因此讀到新概念則振奮非常,看怎樣可以跟我們蕞爾小城聯繫!不幸地,香港政府和傳統商界的思維完全跟不上形勢,垂直耕種可能還是天方夜談,但是只要動動腦筋,將概念挪用,變成垂直花園和天台綠化又如何?

其實這些概念也非微薇的獨家見解,日本和台灣已經奉行多時!日本大阪的大型商場,有「難波之森」的別稱。難波的理念,以大峽谷為主題,於三樓到九樓建築大型的「屋頂庭園」,種植約四萬株植物,並於八樓外方設有出租菜園,實行將商場、公園及農場合而為一。台灣的國家音樂廳採用網架系統,不需土壤,將植物種於直立的牆面,成為一幅賞心悅目的60多平方米綠牆。讓自然融入都市已經是新建築潮流,這些設計不但前衛美觀,更有實際降温和節省空調電費的功能。單一平庸的香港商場郤仍然停留於鬥豪鬥浮誇、金壁輝煌的低劣層次,即使有所謂的綠色田圃,郤只放數個盆栽、幾棟小樹苗,完完全全是聊勝於無的綽頭,大刀闊斧發展綠化的野心和願景皆欠奉!



至於凡事慢半拍的特區政府,郤早在2001年起提出政府大廈推行綠化天台計劃,可惜又是「無心無力」!直至去年十月底,政府約8500座建築物中,僅有159個綠化天台,只佔政府大廈的2%!這麼簡單的綠化都做不好,叫微薇如何相信政府有魄力迎接氣候暖化的挑戰?

與其只懂說教式的叫人減碳減電,政府應牽頭全力推動綠色天台,兼向商界推廣。微薇希望有日天台全面綠化,舒緩熱島效應,令室內温度降低達4℃至5℃,香港不再僅僅是石屎森林,而是石屎中見森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