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

郊野守門人




刊於明報周刊MPW2195期

微薇乘着秋風送爽,最近幾個周六日都攀山涉水──勇闖難度甚高的蚺蛇尖,於尖頂下來遙望大浪西灣水清沙幼;另一日則與舊同事輕鬆漫步,到大樹林蔭的鶴藪漫遊,踏着白千層的落葉,欣賞如一彎新月的水塘;上周則和Liz及其他行山友人到大埔鉛礦岰,又是別有一番風光。如果說霓虹燈下的璀璨香港像鑽石般晶光四射,那香港的郊野公園便是色澤溫潤的翡翠,沒有奪目的光芒,郤豐富了香港的內涵,為文明社會呈現另一種形態和面貌。

香港總共有24個郊野公園,佔地40公頃,遍布全港各處。郊野公園的概念來自前宗主國英國,1975年當時的港督麥理浩一錘定音,將香港百分之四十的土地列為郊野公園,並透過立法限定郊野公園不准開發。公園主要功能是保護自然生態,但也漸漸成為我們這些城市人遠離繁囂的假日遊點。

殖民地時代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,不但經濟蓬勃,更惠澤郊野公園,「不干預」令一草一木能夠保存得樸拙自然。可惜一度的金科玉律似乎已過了保質期,回歸以來,地產商張牙舞爪,連大自然也不放過!微薇痛心大浪西灣慘遭「剃頭」之禍,植被遭大幅砍伐;然後隔不久看新聞,香港其中僅有的濕地南生圍又有淪陷之險,隨時變身化為豪宅,從沙螺洞到南生圍、從骨灰罋到貨櫃場,郊野守護者處處要和視「發展/財」為硬道理、據說「代表原居民」的鄉議勢力角力;還兼未夠,「固廢」官員再加一腳,居然揚言要以郊野公園作垃圾堆填!郊野公園四面受敵,是可忍孰不可忍,講多無謂,行動最實際!香港人是時候挺身而出了!

有人會悲觀問區區一人之力有用嗎?微薇天生性格樂觀,君不見大浪西灣短短數天引來數萬港人於Facebook怒吼,特區政府也不得不馬上行動,叫停工程。一人的力量雖然微小,但是合眾人之力改變並非不可能!況且很多簡單的行動,絕對可以從個人做起,如果愛惜郊野環境,基本如儘量避免利用膠樽以減少垃圾、不要留下火種等,連小朋友也做得到,說穿了,不也就是公德心?

不說不知,郊野公園最大的威脅是山火,全港有一半的郊野公園曾經受火災摧殘,山火成因十之其九是人禍,隨手丟下的煙頭或燃燒未熄的冥鏹都是元兇!
就在2006年,大欖的山火共燒了46個小時,一把火便燒了六萬五千棵喬木!
年年清明重陽政府都勸喻市民不要留下火種,這根本就是公民責任,沒可能要假手於人吧?

除了保育,香港人也可以一同參與發展郊野公園,微薇說的發展不是起樓建停車場,而是扶持鄉村生活的持續再生,同時發展鄉村與保護郊野。發展生態旅遊,讓更多本地及外國行山客認識香港的自然環境,讓遊客和村民交流,行山客可以為沉寂的村落注入動力,振興本土經濟。政府做的可以是拆牆鬆綁的行政措施,讓村民經營有機種植,又或是小旅館等。生活質素是無價的,總不成動輒以成本效益作計算吧!

再說得天花亂墜也沒用,微薇建議大家穿上行山鞋,親自於香港秀麗的郊外踱踱步,邂逅屬於你的一片天地,成為香港郊野的守護天使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